如何正确计算月工资?

如何正确计算月工资?

在计算工资时,通常应考虑1、计算基数、2、计算方法、3、适用的劳动法律法规。特别地,计算方法这块,按21.75天还是30天计算很多人都分不清。正确的计算方法为: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一、计算基数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基础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从用途划分来讲,20.83只是表示了月平均工作时间这么一个事实数据,其他时候是完全用不到的;而对于21.75来讲,则只是用于计算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的时候用的到。
但在每月的工资计算中,实际的工作天数不是21.75,21.75仅作为一个平均数的参考值。

二、计算方法

1、利用21.75进行的正算和反算的错误案例

正算: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 * 出勤天数

反算:工资=月基础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缺勤天数
上述的两种在实际应用中会直接出现工资利益倾向不均,是为错误的

代入个反面案例
正算:某员工基础工资5000,当月实际应出勤天数23天,员工请假一天,实际出勤22天,代入上面的错误公式就是5000/21.75*22≈5047,员工缺勤一天反而多发47。
反算:同样的员工,同样的基础薪资,如果当月应出勤天数是23天,员工只出勤了一天,剩余全部是事假,那么代入上面的错误公式就是5000-5000/21.75*22≈-57元,员工还要倒贴钱,显然是不合理的。

2、工资核算的时候错误的除以30天

月工资除以30天就是想表达休息日带薪的含义,那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休息天数。
如果发生缺勤一天的情况下,该员工基础工资5000,当月自然天数30天,公司采用双休,应出勤天数为21天,法定节假日9天,就会出现5000/30≈166.7和5000/21≈238两种情况,相差过大从而导致薪酬核算的矛盾产生。
实际按照30天来做分母(二月用28天)这种对公司的利益其实也有损害,本来应该多扣的结果少扣了。
而对于员工来讲,如果认为休息日带薪,而安排周末加班,那是不是就不用发加班工资了,也违背了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相关规定。

3、应当按照实际出勤天数与应出勤天数比例计算

正算法: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基础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这样的话无论是哪种算法都会保持最后数据的一致性,不会再出现矛盾了。

如果是平时计算加班工资和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话,则采用:
平常加班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8(日平均工作小时)*150%*实际工作小时;
假日加班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8(日平均工作小时)*200%*实际工作小时;
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8(日平均工作小时)*300%*实际工作小时;
例如某员工基础工资5000,5月应出勤天数21天,节假日1天,实际出勤天数20天,请事假一天,则
正算法:工资=5000/21.75*(20+1)*21.75/(21+1)≈4772.73;
反算法:工资=5000-5000/21.75*1*21.75/(21+1)≈4772.73。

 单休企业计算
工资=月基础工资/月应出勤天数*月实际出勤天数。
例如某员工基础工资5000,一周上六天,某月应出勤天数25天,请假一天,则工资=5000/25*24=4800元。

三、适用的劳动法律法规

中国的劳动法律提供了事假工资计算的一般指导原则,但通常留给各企业一定的灵活性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则。法律通常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否则不支付事假工资。

常见问答:

1、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采用21.75天作为计算工资的标准?

这是因为21.75天是根据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得出的,它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基准,使得全年的工资计算保持一致性。

2、如果合同规定按30天计算工资,事假工资该如何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事假日,也应按合同规定的30天来计算工资扣除,这意味着每天的工资是月工资除以30。但是此种情况下其实本身30天的工资核算方法就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

3、劳动法对事假工资有何规定?

中国劳动法规定,除非劳动合同或公司政策另有规定,通常事假是不带薪的。这意味着员工在事假期间一般不会收到工资,但具体计算方式需参照合同和公司规定。

文章版权归“明律网”www.soslaws.com所有。发布者:丁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slaws.com/p/4505/

(0)
丁律师的头像丁律师管理员
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22 日 下午10:31
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22 日 下午11:18

相关推荐

  • 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绩效考核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方式评估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贡献,以此作为奖励、晋升、培训等人力资源决策的依据。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是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目标,员工会更加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期望,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能为奖励和…

    2024 年 7 月 4 日
    41000
  • 如何计算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

    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劳动争议发生的具体时间点通常是指用人单位作出影响劳动者利益的决定之日,比如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工资等。如果劳动者在仲裁时效内没有提出申请,通常会失去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的机会。申请时效的计算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规定,还涉及到实际争议发生的具体时间点、劳动者知晓权益受损的时间以及相关证…

    2024 年 7 月 4 日
    52600
  • 公司规章制度的内部审查与评估

    公司规章制度的内部审查与评估是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要求、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员工权益的关键步骤。通过定期审查、员工反馈、法规更新、第三方评估,公司可以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其中,定期审查尤为重要。定期审查不仅能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纠正规章制度中的漏洞,还能确保规章制度与公司发展战略和外部环境变化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合规性和高效性。…

    2024 年 7 月 4 日
    1.5K00
  • 不胜任本职工作的绩效改进计划

    不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需要通过绩效改进计划来提升工作表现,具体措施包括:明确绩效期望、提供培训与资源、设定具体目标、定期反馈与评估、创建支持性环境。明确绩效期望是其中的关键,因为只有员工了解公司对其的具体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例如,通过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详细讨论,明确绩效标准和工作职责,同时确保员工理解并认同这些期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达到这些标准。…

    2024 年 7 月 4 日
    73400
  • 工伤认定中的法律援助与咨询

    工伤认定中的法律援助与咨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赔偿金额的确定、以及职工在工伤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法律援助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帮助工伤职工搜集证据、协助处理工伤认定申请、提供法律代理服务。其中,法律援助的专业法律咨询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伤职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他们在处理工伤认定过程中不被忽视或剥夺合法权益。 一、法律…

    2024 年 7 月 4 日
    2.6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33-9079-1525

在线咨询: 法律咨询   

邮件:dingchuanming@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扫码
欢迎来到南京明律律师网,执业经历10年以上专业律师,解决法律问题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