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计算月工资?

如何正确计算月工资?

在计算工资时,通常应考虑1、计算基数、2、计算方法、3、适用的劳动法律法规。特别地,计算方法这块,按21.75天还是30天计算很多人都分不清。正确的计算方法为: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一、计算基数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基础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从用途划分来讲,20.83只是表示了月平均工作时间这么一个事实数据,其他时候是完全用不到的;而对于21.75来讲,则只是用于计算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的时候用的到。
但在每月的工资计算中,实际的工作天数不是21.75,21.75仅作为一个平均数的参考值。

二、计算方法

1、利用21.75进行的正算和反算的错误案例

正算: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 * 出勤天数

反算:工资=月基础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缺勤天数
上述的两种在实际应用中会直接出现工资利益倾向不均,是为错误的

代入个反面案例
正算:某员工基础工资5000,当月实际应出勤天数23天,员工请假一天,实际出勤22天,代入上面的错误公式就是5000/21.75*22≈5047,员工缺勤一天反而多发47。
反算:同样的员工,同样的基础薪资,如果当月应出勤天数是23天,员工只出勤了一天,剩余全部是事假,那么代入上面的错误公式就是5000-5000/21.75*22≈-57元,员工还要倒贴钱,显然是不合理的。

2、工资核算的时候错误的除以30天

月工资除以30天就是想表达休息日带薪的含义,那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休息天数。
如果发生缺勤一天的情况下,该员工基础工资5000,当月自然天数30天,公司采用双休,应出勤天数为21天,法定节假日9天,就会出现5000/30≈166.7和5000/21≈238两种情况,相差过大从而导致薪酬核算的矛盾产生。
实际按照30天来做分母(二月用28天)这种对公司的利益其实也有损害,本来应该多扣的结果少扣了。
而对于员工来讲,如果认为休息日带薪,而安排周末加班,那是不是就不用发加班工资了,也违背了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相关规定。

3、应当按照实际出勤天数与应出勤天数比例计算

正算法: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基础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这样的话无论是哪种算法都会保持最后数据的一致性,不会再出现矛盾了。

如果是平时计算加班工资和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话,则采用:
平常加班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8(日平均工作小时)*150%*实际工作小时;
假日加班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8(日平均工作小时)*200%*实际工作小时;
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月基础工资/21.75/8(日平均工作小时)*300%*实际工作小时;
例如某员工基础工资5000,5月应出勤天数21天,节假日1天,实际出勤天数20天,请事假一天,则
正算法:工资=5000/21.75*(20+1)*21.75/(21+1)≈4772.73;
反算法:工资=5000-5000/21.75*1*21.75/(21+1)≈4772.73。

 单休企业计算
工资=月基础工资/月应出勤天数*月实际出勤天数。
例如某员工基础工资5000,一周上六天,某月应出勤天数25天,请假一天,则工资=5000/25*24=4800元。

三、适用的劳动法律法规

中国的劳动法律提供了事假工资计算的一般指导原则,但通常留给各企业一定的灵活性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则。法律通常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否则不支付事假工资。

常见问答:

1、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采用21.75天作为计算工资的标准?

这是因为21.75天是根据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得出的,它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基准,使得全年的工资计算保持一致性。

2、如果合同规定按30天计算工资,事假工资该如何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事假日,也应按合同规定的30天来计算工资扣除,这意味着每天的工资是月工资除以30。但是此种情况下其实本身30天的工资核算方法就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

3、劳动法对事假工资有何规定?

中国劳动法规定,除非劳动合同或公司政策另有规定,通常事假是不带薪的。这意味着员工在事假期间一般不会收到工资,但具体计算方式需参照合同和公司规定。

文章版权归“明律网”www.soslaws.com所有。发布者:丁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slaws.com/p/4505/

(0)
丁律师的头像丁律师管理员
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22 日 下午10:31
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22 日 下午11:18

相关推荐

  • 不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辞退程序

    不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辞退程序 在公司发现某员工不胜任其本职工作时,通常会采取绩效评估、沟通与辅导、改进计划、正式通知、法律合规、离职面谈等步骤来处理。绩效评估是整个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通过系统的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员工的实际表现,并为后续的沟通和改进提供依据。公司应当制定明确的绩效标准,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一、绩效评估 绩…

    2024 年 7 月 4 日
    71100
  • 绩效考核的常见方法与工具

    绩效考核的常见方法与工具包括360度反馈、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管理(MBO)、行为锚定等级评价(BARS)、平衡计分卡(BSC),其中360度反馈是一种全方位的评价方法,获取来自上级、同事、下属甚至客户的反馈,帮助员工全面了解自己的表现。通过这种方法,员工不仅能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还能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提升整体工作绩效。360度反馈的优势在…

    2024 年 7 月 4 日
    88500
  • 劳动经济补偿金的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

    劳动经济补偿金的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是为劳动者提供有关经济补偿金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相关服务的专业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解答劳动者关于经济补偿金的疑问、协助劳动者计算应得的经济补偿金、指导和代理劳动者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特别是,法律援助可以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劳动者,他们可能无法负担高额的律师费用,通过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援助,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

    2024 年 7 月 4 日
    1.9K00
  • 劳动仲裁的法律程序与时间节点

    劳动仲裁的法律程序与时间节点通常包括: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受理、仲裁调解、仲裁审理、仲裁裁决、裁决执行。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仲裁委员会会在五日内将仲裁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并在仲裁通知书中注明调解时间和地点。调解不成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会进入审理…

    2024 年 7 月 4 日
    1.7K00
  • 劳动争议中的经济补偿金处理

    在劳动争议中,经济补偿金的处理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具体情况、仲裁和诉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通常基于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例如,如果是企业单方面解除合同而非员工过错,员工一般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具体金额通常按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对于不足六个月但超过三个月的,按半年计算;不足三…

    2024 年 7 月 4 日
    1.4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33-9079-1525

在线咨询: 法律咨询   

邮件:dingchuanming@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扫码
欢迎来到南京明律律师网,执业经历10年以上专业律师,解决法律问题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