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维权律师代理商家被顾客故意投诉案件维权指引

南京维权律师代理商家被顾客故意投诉案件维权指引

南京维权律师在代理商家被顾客故意投诉案件中,可以从法律角度帮助商家维护合法权益,并确保投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1、律师可以通过调查取证,证明投诉不实;2、协助商家进行应诉,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3、如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追究投诉人的法律责任。律师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关注如何保护商家的声誉和利益,确保商家在纠纷中获得公正的处理结果。

一、调查取证,证明投诉不实

律师在代理商家应对顾客的故意投诉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调查取证。这包括调查投诉的动机、了解真实情况、收集证据等。通过合理合法的调查手段,律师可以获取能够证明投诉不实的证据,为商家提供有力的辩护支持。

二、协助商家进行应诉

在应对顾客的投诉时,商家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律师可以协助商家根据投诉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应诉策略,确保商家能够在法庭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维护自身权益。

三、追究投诉人的法律责任

如果证据证明顾客的投诉是故意捏造事实,给商家造成了经济或名誉损失,律师可以协助商家采取法律手段,追究投诉人的法律责任。这不仅可以维护商家的权益,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其他人利用投诉作为工具进行不正当竞争。

四、保护商家的声誉和利益

在处理顾客投诉的过程中,商家的声誉和利益是律师重点关注的方面。律师将尽最大努力维护商家的良好形象,避免不实投诉给商家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律师可以帮助商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五、法律支持与咨询

律师还可以为商家提供法律咨询和培训,帮助商家了解法律风险和权益保障措施。这些支持不仅可以帮助商家应对当前的投诉,还可以提高商家在日常经营中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具体维权方案:

企业商誉被侵权时,应当根据侵权的性质、情节、紧急程度等因素选择有效的维权方案。常见法律维权途径如下:

(一)向网络平台投诉,通知删除侵权信息(如果涉及网络侵权行为)

很多网络服务提供者制定的侵权投诉机制都较为完善。其中,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网络平台都向网络用户公示了投诉规则和投诉渠道。

企业通过直接通知网络平台删除、屏蔽侵犯其商誉的侵权信息,能够第一时间避免不实言论扩散。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之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

(二)发布官方《声明》

发生侵害商誉事件后,企业可以考虑及时发布诚恳、权威的官方《声明》,以迅速消除负面影响,并警告侵权者。

但对于影响范围可控等情况,宜谨慎选择是否采取该方式,需要评估可能会引发新的话题、扩大舆论影响等。

(三)向侵权者发《律师函》

委托律师在调研事实后出具《律师函》,警告侵权者。

如果侵权者收到《律师函》后,仍不停止侵权行为,在诉讼程序中通常会被认定具有侵权恶意,将会加重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四)向法院民事起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第二款: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证据搜集:

  1. 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 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新闻媒体、书刊对企业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企业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以口头或书面对企业进行侮辱,贬损企业商誉的证据(证人证言、书面材料);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企业商誉的证据等。
  3. 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如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审计报告。
  4. 有具体诉讼请求的,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依据和清单。

(五)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

针对紧急情况、损害后果不可逆转等的侵犯商誉行为,在起诉时企业还可以同时申请诉前禁令,及时制止侵权言论持续扩散。

案例: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行为保全裁定。

案号:北京互联网法院,(2021)京0491民初51722号。

申请人小米公司系由知名民营企业家雷军创建,其名下商标“小米”是驰名商标。

被申请人是自媒体从业人员,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其在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腾讯新闻等多个平台发布多篇关于“小米”“雷军”“小米科技”的评论文章及视频,称“小米”为“……”,称其创始人“雷军”为“……”,称“小米科技”为“……”(此处隐去诸多涉贬损性言辞)。

小米公司认为上述行为侵害了其名誉权并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2022年3月30日,小米公司在诉讼期间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请求裁定被申请人立即删除部分被诉侵权文章及视频。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侵害小米公司名誉权的较高可能,认定行为保全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小米公司提供100万元担保情况下,依法裁定被申请人立即删除被诉部分侵权文章及视频。该裁定于2022年8月2日执行完毕。

(六)向公安机关请求治安(行政)处罚

01【侮辱、诽谤】

如果针对企业、通过网络(如微信、抖音等)发布、散播侮辱、诽谤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有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之规定,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02【寻衅滋事】

如果针对企业、通过拉横幅、雇人在公司(工厂)门口围堵等方式,损害企业商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有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之规定,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七)刑事控告

01【侵害企业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如果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企业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数额标准,但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或造成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等情形,构成该罪。

02【(利用信息网络)寻衅滋事罪】

如果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及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构成该罪。

03【(利用信息网络)诽谤罪】

如果行为人利用网络诽谤企业,导致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构成该罪。

七、典型案例

1、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摘引)

制定单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网信办)

发布日期:2023年8月31日

四、切实维护企业网络合法权益

(十二)把握涉企举报处置重点。重点处置以吸睛引流、增粉养号、恶性竞争、不当盈利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主观臆断、歪曲解读、恶意关联、蓄意炒作、翻炒旧闻等方式,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名誉、降低公众对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社会评价,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的虚假不实信息。依法处置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进行敲诈勒索、假冒仿冒企业名称或显著标识开展网络活动的违法网站和账号。严厉打击操控舆论、恶意造谣诽谤企业名誉的网络水军。

2、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摘引)

制定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案例1

网络自媒体蹭热点,编造虚假信息,侵害民营企业声誉,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

——某科技公司诉某文化公司、某传媒公司名誉权纠纷案

🔴案例2

基于不当目的注册包含他人姓名的商标构成对他人姓名权和人格尊严的侵害

——谢某诉陈某人格权纠纷案

🔴案例3

惩治网络侵权行为,维护民营企业名誉权

——某通讯器材公司诉闫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4

在微信朋友圈及群聊中发布贬损性、侮辱性言论,构成侵害企业名誉权

——某文化创意公司诉王某某名誉权纠纷案

🔴案例5

规制短视频带货行为,保护民营企业商誉

——某食品有限公司诉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

🔴案例6

同业竞争者虚假投诉造成对方损失,构成商业诋毁

——某网络公司与某生物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

常见问答:

1、商家该如何应对恶意投诉?

商家应当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在了解具体投诉内容后,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包括收集相关证据、制定应诉策略等,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2、商家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商家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律师可以协助商家制定法律策略,确保投诉处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3、如何证明投诉不实?

证明投诉不实需要商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证人证言、书面文件、录音录像等。律师可以协助商家进行证据收集和整理,为商家的辩护提供有力支撑。

丁传明律师推荐:丁传明律师在商业纠纷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诉讼胜诉率高。丁传明律师,毕业于中国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在北京市隆安(南京)律师事务所执业至今。从业期间,代理了大量民商事案件,具有丰富的诉讼案件代理经验及非诉案件处理经验,擅长领域主要包括:劳动仲裁、工伤理赔、公司法、婚姻家事、侵权、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医疗纠纷、刑事辩护、强制执行等。

文章版权归“明律网”www.soslaws.com所有。发布者:丁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slaws.com/p/13540/

(0)
丁律师的头像丁律师管理员
上一篇 2024 年 8 月 15 日 下午7:19
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16 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盈余分配纠纷的法律咨询服务

    盈余分配纠纷的法律咨询服务需要哪些内容、程序和注意事项? 盈余分配纠纷的法律咨询服务需要全面的法律分析、详细的事实调查、法律文件的起草与审查、调解与谈判服务、诉讼代理服务。其中,全面的法律分析尤为重要,因为盈余分配纠纷涉及的法律条款和案例复杂多样,只有通过详尽的法律分析,才能在法律层面找到有利于客户的依据,制定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全面的法律分析 在盈余…

    2024 年 7 月 8 日
    60800
  • 侵权纠纷中的赔偿计算

    在侵权纠纷中,赔偿的计算主要涉及实际损失、预期收益、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实际损失是指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例如财产损失或医疗费用。预期收益是指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失去的原本可以获得的收益,例如经营利润或工资收入。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则是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的赔偿数额或计算方法。实际损失是赔偿计算中的核心之一,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受害人的损失情况。比如…

    2024 年 7 月 6 日
    1.0K00
  • 公司内部审查发现的财务问题

    公司内部审查发现的财务问题可以包括:账目不符、未经授权的支出、重复付款、收入确认错误、费用报销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善、财务报告不准确、税务问题、内部控制缺陷。其中,账目不符通常是最常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记录错误、遗漏交易或者人为干预造成的。账目不符不仅影响公司的财务透明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和法律风险。为了解决账目不符问题,公司需要定期进行详细的审计,并…

    2024 年 7 月 8 日
    1.0K00
  • 侵权责任认定的司法实践

    侵权责任认定的司法实践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侵权责任认定的司法实践主要依靠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因果关系。其中,事实认定是最关键的一环,通过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法院能准确地确定侵权行为的发生与否。事实认定涉及到详细调查、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评估,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经得起司法考验。法律适用则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对案件进行法律解释与适用,确保判决的合…

    2024 年 7 月 6 日
    41700
  • 公司税务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公司税务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有行政复议、税务诉讼、行政和解、调解、仲裁等多种方式,其中税务诉讼是较为常见和有效的途径。税务诉讼指的是公司在对税务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满时,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法院的司法救济。税务诉讼不仅能够确保纠纷得到公正解决,还可以通过司法审查使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得到监督,从而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在税务诉讼过程中,公司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2024 年 7 月 8 日
    1.1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33-9079-1525

在线咨询: 法律咨询   

邮件:dingchuanming@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扫码
欢迎来到南京明律律师网,执业经历10年以上专业律师,解决法律问题经验丰富。